
作品名稱:《長庚》
獲獎情況:二等獎
作品主創:周家葆、謝文敬、晁璽、張穎、戴瓊瑤、涂晨
所屬高校:大連海事大學

學校的暑期支教團開始招募,這對新生陳陽是個期待已久的機會。


八年前的夏天,陳陽趴在課桌上睡眼惺忪,講臺上站著新來的支教老師李澤,這是他們的第一次見面。

基礎薄弱,成績墊底,彼時的陳陽是老師口中的“老大難”。短暫相處之后,李澤發現這個看似不羈的少年背后有著自己的閃光。因為家境貧困,父母常年外出務工,年幼的陳陽早早承擔起家中負擔。放羊、做飯、照顧爺爺奶奶的衣食起居……十幾歲少年的嘴上沒有一句抱怨。

"夜晚最亮的那顆星叫做金星,晚上我們稱它長庚,早晨我們叫它啟明”,從基本的內容開始,李澤帶著陳陽一步步補起,少年不忍辜負這份看見,開始有了向上的動力。

暑期結束,李澤和陳陽定下一年之約。再見時,陳陽拿著滿分試卷,給了李澤最大的歡迎禮。第三年的暑假,李澤并未如約出現,畢業了的李澤因為參加工作遠赴他鄉,臨行前,給陳陽留下一封信,“陪伴不是愛的唯一方式,很多的離別是為了更好的重逢,希望終有一天你也能成為別人的啟明之星。”小小的種子,在陳陽心中埋下。

“八年前,我站在講臺之下,八年后,我想站在講臺之上!”陳陽走進支教團面試的教室,用實際行動來赴這場山海之約。

《長庚》是第六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微電影作品征集二等獎獲獎作品。短片根據真實事跡改編,用一位追光少年的視角,娓娓道來一段關于接受與回饋的故事,制作精良,敘事節奏得當,細節之處體現著主創團隊的用心與真誠。

由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中央網信辦網絡社會工作局聯合主辦,文匯報社承辦的第六屆“全國大學生網絡文化節微電影作品征集”活動,自啟動以來,受到全國高校和青年學子的積極響應,反響熱烈,共收到來自全國30個省694所高校投稿作品2116件。經評選,最終108部優秀作品脫穎而出并獲獎。
來源: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