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藝術表現形式中最為基礎的視覺元素“線條”為核心,藝術家能夠給出怎樣各不相同的探索?正于上海叁柒貳叁美術館舉辦的“線·索——當代藝術邀請展”,邀請了10位知名當代藝術家共同參與,展出總計25件圍繞“線·索”為主題的作品。這些作品的創作形式包含架上繪畫、裝置、雕塑、以及新媒體數字藝術,讓人們看到最簡單、基礎的視覺元素可以千變萬化。

展覽從東西方文化藝術發展兩條不同“線索”出發,以“線條”為核心探討創作中對于不同材料的運用、不同歷史文化背景之于創作理念的影響,以及最終在不斷探索、實踐之后達成的一種文化美學共識的過程。
東方傳統藝術慣用書寫性的線條以求“以形寫神”,追求表現形式與內在精神世界相契合的所謂“形神合一”的境界。而西方藝術家對于造型美與外在力的一貫追求使他們慣用更理性的方式使用線條,使其在作品中達到強化實景,增強造型的目的。而在不同文化語境、藝術創作不斷交流、相互融合的當下,當代藝術家們正在用自己的方式重新思考、演繹著對于“線條”的理解,以及“以線為索”的感悟。

作為在中國當代藝術領域耕耘多年的此次參展藝術家丁設、曲豐國、劉建華、李向陽、陳墻、邵譯農 & 慕辰、孟祿丁、黃淵青、薛松,他們都在不同創作階段與“線”結緣。在各自深厚文化底蘊的加持下,將中西方不同繪畫語言相互融合,運用最基礎的“線條”創造各自特有的藝術語言,譜寫異曲同工的視覺樂章。他們不僅有對于“線條”執著的藝術創作追求,更在多年的積淀與鉆研中建立對于視覺文化在不同語境以及不同表現形式中的深刻感悟。

展覽以形式各異的創作媒介,編織出一場以“線”為譜的華美樂章。這些通過不同材質構迥異造型的“線條”,保留了東方線條充滿靈性逸氣的書寫性,也兼具著強烈的造型感與整體性。這些“線”就是每一位藝術家探索各自獨有藝術表現形式的線索、路徑與成果。
館方相信,當代藝術為人們帶來的不僅是所能觀察到的多元化表現形式,更包含著在未來對于藝術可能性的無限遐想。此次展覽將持續至10月8日。

來源:文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