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會議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宣傳思想工作和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實《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十四五”人才發展規劃》,根據《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工程實施方案》和《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青年創新人才工程實施方案》,現就開展2023年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工程、青年創新人才工程推薦選拔工作通知如下。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實施新時代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人才發展戰略,堅持黨管宣傳、黨管人才原則,緊緊圍繞新時代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中心工作和發展需要,遴選一批政治堅定、作風正派、業績突出、影響廣泛的高層次領軍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為推動行業高質量創新性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
二、目標任務
圍繞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人才隊伍發展的新要求和新特點,聚焦履行新時代使命鍛造廣電鐵軍,著力加強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高層次人才隊伍建設,繼續面向全行業選拔新聞宣傳、文藝創作、國際傳播、經營管理、科技與工程技術、理論研究等六個界別的領軍人才和青年創新人才。
三、推薦范圍
在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相關單位中從事新聞宣傳、文藝創作、國際傳播、經營管理、科技與工程技術、理論研究等工作的高層次杰出人才、優秀青年人才可分別作為行業領軍人才和青年創新人才的推薦人選。具體各界別推薦范圍如下:
(一)新聞宣傳。主要包括從事新聞類專題類節目策劃、編輯、采訪、評論、播音主持等工作的人員,優先推薦在重大主題宣傳和全媒體融合傳播等工作中有突出成果和創新突破的人員。
(二)文藝創作。主要包括從事文藝類節目、電視劇、紀錄片、動畫片、網絡劇片等類型節目制片、策劃、編導、創作表演等工作的人員,優先推薦具有較強思想性、創新性、藝術性、文化性,格局氣象大、價值坐標準、創作導向正、藝術表達新的重點節目作品主創人員。
(三)國際傳播。主要包括從事對外傳播和國際交流合作、促進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等方面工作的人員,優先推薦在“視聽中國”系列活動、中外媒體合作、對外宣傳報道、影視節目交流、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等方面有突出成果和創新突破的人員。
(四)經營管理。主要包括從事產業融合發展、媒體市場經營、產業基地運營等方面工作的人員,優先推薦在視聽產業基地、產業融合項目、媒體融合創新實踐等領域有較大突破,實現良好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人員。
(五)科技與工程技術。主要包括從事采集制作、播出分發、傳輸覆蓋、終端呈現、監測監管等的科技工作者,優先推薦在高新視聽、數智網絡、人工智能、算法治理、安全監管、戰略研究、自主技術研發與應用等領域有重大成果和重要創新的人員。
(六)理論研究。主要包括從事行業政策研究、媒體融合與現代傳播研究、對外話語體系研究、教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人員,優先推薦在行業學術領域有重大研究成果的人員。
四、人選條件
推薦人選應具有中國國籍,全職在境內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相關單位工作或在上述單位的駐外機構工作。同時應分別符合以下條件:
(一)領軍人才
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有愛國報國、敬業奉獻精神。
2.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恪守學術道德和職業道德,學風作風正派,德藝雙馨。
3.熱愛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學術水平高,業務成就顯著,有本領域公認的代表性作品及其他有影響的重要成果,能夠獨立承擔重要工作任務,具備較強團隊領導力,為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發展作出突出貢獻,社會影響較大。
4.年齡不超過55周歲(年齡計算時間截至2023年1月1日,即1968年1月1日之后出生)。
5.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正高級職稱。對個別學歷、職稱未達到相應條件,但成就影響大的優秀專業人才及急需緊缺的高層次人才或非公領域人才,可納入推薦范圍。
6.在同等條件下,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專業獎項、重大榮譽,或取得本領域公認的重大成就、重要突破的,在推薦中可優先考慮。
(二)青年創新人才
1.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擁護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自覺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刻領悟“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切實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有愛國報國、敬業奉獻精神。
2.有良好的道德品行,有強烈的事業心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恪守學術道德和職業道德,學風作風正派,德才兼備。
3.熱愛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具有較強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能夠敏銳把握行業發展需求和態勢,勇于開拓創新,發展潛力大。在行業領域有一定創新成果,業績顯著、影響廣泛,得到行業和社會認可,取得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4.年齡不超過40周歲(年齡計算時間截至2023年1月1日,即1983年1月1日之后出生)。
5.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以上文化程度和副高級及以上職稱。對個別學歷、職稱未達到相應條件,但成就突出的優秀青年人才及急需緊缺人才或非公領域人才,可納入推薦范圍。
6.在同等條件下,獲得省部級及以上專業獎項、重大榮譽,或取得本領域公認的重要創新成果的,在推薦中可優先考慮。
五、名額數量
領軍人才和青年創新人才推薦選拔工作實行總量控制、差額推薦、差額評選。領軍人才推薦名額430名左右,具體推薦名額分配見附件1;青年創新人才推薦名額680名左右,具體推薦名額分配見附件2。推薦名額不針對界別設比例限制,各推薦單位根據本地區(本單位)人才隊伍實際情況合理推薦。
北京、上海、江蘇、浙江、湖南、廣東等行業人才和視聽產業集群比較集中的地區,針對適應行業高質量發展所需要的全媒體人才、高新科技人才、國際傳播人才以及新文藝群體和非公領域人才,可在本地區推薦名額之外單獨推薦(不占用本地區推薦名額)。其中領軍人才推薦人選不超過3名,青年創新人才推薦人選不超過5名。如無合適人選,可不推薦。
六、有關特殊支持和申報限制
(一)加大對行業發展重點方向人才的推薦力度。注重推薦在媒體深度融合、輿論引導、精品創作、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國際傳播、全媒體運營等方面具有突出業績成果的人才。
(二)注重對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基層一線人才的推薦。加強艱苦邊遠地區、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和基層一線人才、公共服務人才的傾斜支持力度。
(三)黨政干部一般不作為推薦人選,擔任廳局級領導職務的人選應從嚴掌握。
(四)從事多個界別工作的人選可選擇最主要的一個界別參與推薦,不可同時申報多個界別。
(五)已入選2020年領軍人才工程的人員不再重復申報2023年領軍人才工程;已入選2020年青年創新人才工程的人員不再重復申報2023年青年創新人才工程,但可作為2023年領軍人才工程推薦人選。
(六)已入選國家海外引才計劃創新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國家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等更高層次人才工程的人選,原則上不再納入領軍人才工程。已入選國家海外引才計劃青年人才、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宣傳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更高層次人才工程的人選,原則上不再納入青年創新人才工程。
七、推薦渠道
各省級廣播電視行政部門負責統籌本地區廣播電視單位、網絡視聽節目服務機構和節目制作經營機構等單位開展組織、初審和推薦工作;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負責總臺本級及臺屬機構的組織、初審和推薦工作;廣電總局直屬各單位、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國教育電視臺及其他有關單位負責本單位的組織、初審和推薦工作。
八、推薦程序
(一)個人申報和所在單位初審(2023年9月15日前)
1.根據本地區(本單位)有關工作部署,符合條件的申報人進行網上申報。申報人登錄“兩個人才”工程評審平臺(http://rc.pingshen.nrta.gov.cn),選擇“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或“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青年創新人才”,填寫所屬推薦單位,實名注冊賬號,在線填寫申報材料并上傳相關附件。申報信息全部填寫后申報人自行下載打印申報表,在“承諾書及單位意見”頁簽名。
2.申報人所在單位對申報人資格條件進行初審,并按人事隸屬關系和實際需要就有關人選政治表現、學風藝德、廉政情況等按程序書面征求組織人事、紀檢監察和有關主管部門意見,研究提出初步人選,在初步人選“承諾書及單位意見”頁填寫單位意見并蓋公章后返還申報人。申報人將簽字蓋章的“承諾書及單位意見”頁掃描上傳至評審平臺,正式向所屬推薦單位提交申報。
具體操作詳見評審平臺上的《個人申報操作指南》。
(二)推薦單位審核及推薦(2023年10月31日前)
1.推薦單位登錄“兩個人才”工程評審平臺對本地區(本單位)申報人員材料進行審核,重點審核申報人員是否符合資格條件,申報材料、個人承諾書及工作單位意見是否完整準確。
2.推薦單位組織同行專家對初步人選進行評議,研究提出推薦人選名單及各界別推薦排序。推薦單位就推薦人選在本地區(本單位)進行公示,公示無異議后,由推薦單位形成關于推薦工作的情況報告,在線導出各界別推薦匯總表并加蓋公章后掃描上傳至評審平臺報送總局。
具體操作詳見評審平臺上的《推薦單位操作指南》。
(三)確定入選人員
廣電總局組織同行專家對推薦人選進行評審,按一定差額比例擇優遴選,提出擬入選人員意見和建議,經審定后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確定為入選人員。
九、工作要求
(一)各推薦單位要高度重視,拓展選人視野,擴大推薦覆蓋面,嚴格推薦標準,規范推薦程序,認真做好組織推薦和審核把關工作,確保人選質量;要緊密結合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發展需要和人才隊伍實際,將本地區(本單位)德才素質好、創新能力強,在國內有較強競爭力、在業內有較大引領力和影響力的高層次杰出人才和優秀青年人才遴選出來。
(二)各推薦單位要嚴格按照分配名額進行推薦,推薦人選數量一般不超過分配名額數量。如無合適人選,可不推薦。
(三)對有問題反映應核查但尚未核查或正在核查的,不得列入推薦人選;對有反映但不構成違紀的,要從嚴掌握。對政治方向不正確、政治立場不堅定的,過往有過重大工作失誤、丑聞劣跡、違法失德失信等問題的,堅決不推薦。
(四)各推薦單位要嚴格遵守組織人事工作紀律,不準事先內定人選,不準弄虛作假,不準替人說情、打招呼、拉選票等;要層層把關、層層負責,組織指導有關單位和個人如實填寫推薦材料,對材料真實性、準確性、完整性要嚴格把關,擔起主要審核責任;對于違反組織和工作紀律的,按有關規定嚴肅處理。
(五)有關單位及工作人員要嚴格遵守保密規定,不準為任何推薦申報單位或個人打聽入圍情況,不泄露評審專家名單、專家評審意見、投票或打分結果等。
(六)實行人才選拔工作紀實制度,選拔評審過程和重要情況應如實記錄、如實留痕,確保全過程可追溯、可倒查。
十、材料報送
本次推薦選拔工作采用電子化信息報送方式,所有推薦材料均通過“兩個人才”工程評審平臺(http://rc.pingshen.nrta.gov.cn)填寫、掃描上傳、報送。各推薦單位需指定一名工作聯絡人聯系獲取評審平臺審核管理賬號。
(一)個人報送材料
1.申報人登錄通過“兩個人才”工程評審平臺在線填寫《2023年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申報表》或《2023年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青年創新人才申報表》,提交附件材料(附件材料需掃描為PDF文件上傳至評審平臺,建議單個文件不超過10M),每名申報人僅可填寫一份申報表。
附件材料包括:
(1)獎勵情況證明的電子掃描件;
(2)主要成果參與證明的電子掃描件;
(3)最高學歷、學位和職稱證明的電子掃描件。
2.申報人填寫承諾書,承諾書可隨申報表一同在線導出,需本人簽字和所在單位填寫意見并加蓋公章后掃描上傳至評審平臺提交推薦單位審核。
(二)推薦單位報送材料
1.推薦單位登錄通過“兩個人才”工程評審平臺對推薦人選進行分界別排序后在線導出《2023年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領軍人才推薦匯總表》(分界別)、《2023年全國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行業青年創新人才推薦匯總表》(分界別),將可編輯電子表格(Excel格式)及加蓋公章的掃描件分別上傳至評審平臺報送總局。
2.推薦單位關于推薦選拔工作的情況報告(格式模板可在“兩個人才”工程評審平臺中下載),加蓋公章后,上傳至評審平臺報送總局。
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