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實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普及公眾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充分宣傳廣播電視技術,提升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影響力,根據《科技部 中央宣傳部 中國科協關于舉辦2023年全國科技活動周的通知》(國科函才〔2023〕65號),廣電總局決定舉辦2023年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科普微視頻大賽。現就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組織單位
主辦單位:國家廣播電視總局
承辦單位:總局無線電臺管理局、《廣播電視信息》雜志社
二、賽事安排
大賽分為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
(一)初賽階段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廣電總局直屬有關單位,中央廣播電視總臺、電影頻道節目中心、中國教育電視臺作為推薦單位,組織本轄區內廣播電視機構和網絡視聽機構等單位的初賽,于8月25日前完成參加決賽作品的選拔并向總局推薦。
(二)決賽階段
總局組織專家線上評審,根據評審結果確定一、二、三等獎作品,并從一等獎作品中擇優推薦參加全國科普微視頻大賽。
三、有關要求
(一)推薦參賽作品名額
各推薦單位自愿組織報名參加,每個推薦單位原則上推薦2個參賽作品,對于網絡視聽機構比較集中的省份,可向總局申請增加1個推薦名額。具體參賽作品名額分配情況詳見附件1。
(二)參賽作品要求
參賽科普微視頻作品時長要求為2至5分鐘,應為202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之間完成,并在省級、省會電視臺,國內主流網絡平臺,主要科技、科普類網站,具有廣泛影響的專業網站播出過的原創微視頻作品,同時提供原視頻播放網址。
(三)推薦工作要求
推薦單位組織做好推薦工作,需上報參賽科普微視頻作品,同時需填寫《2023年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科普微視頻大賽作品推薦表》(見附件2),加蓋單位公章后,于8月25日前將參賽科普微視頻作品及上述材料寄至:北京市2144信箱《廣播電視信息》雜志社,張洋,010-86097613(郵編:100866),電子版材料請同時發送電子郵件至kpdsrti@vip.sina.com,逾期未報送視為無推薦。
(四)作品內容及形式格式要求
1.作品內容要求
內容圍繞普及科學知識,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弘揚科學精神,宣傳《中國公民科學素質基礎》相關知識與方法,繁榮科普創作,推進科普信息化建設,并符合以下要求:
(1)作品符合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符合黨的宣傳工作方針,符合國家法律、法規,有利于推動國家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建設。
(2)內容短而精,兼具科學性、知識性、通俗性、藝術性、趣味性。
(3)作者承諾參賽作品創意及素材的原創性,保證對提交作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若發現抄襲,立即取消參賽資格。
(4)視頻中的文字語言應為簡體中文,配音和解說使用普通話,配中文字幕。
(5)視頻應由片頭、正片、片尾三部分構成,片尾書名應體現作品的權屬情況。
2.形式、格式要求
作品形式為與大賽主題相關的紀錄短片、DV短片、視頻剪輯、動畫、動漫等;可通過PC、手機、相機、攝像頭、DV、DC、MP4等多種視頻終端攝錄;格式須為MP4格式,畫面比例16:9,全高清1920*1080,大小為100MB~300MB之間。
四、大賽評分標準與方式
(一)評分標準
決賽總分為100分,評分保留到小數點后兩位。
1.作品完整,制作優良,視頻清晰,語音清楚,播放流暢。(20分)
2.作品主題明確,科學性強,闡述科技問題或科學原理準確完整。(20分)
3.作品內容精致,邏輯性強,層次分明,結構合理,創意新穎,呈現手段獨特,富有想像力和創造性,時長不超過5分鐘、不短于2分鐘。(30分)
4.作品藝術性強,通俗易懂,淺顯生動,易于理解和接受。(20分)
5.突出廣電特色。(10分)
(二)評分方式
采用在線評審方式,專家通過在線系統進行評審,嚴格根據評分標準進行打分后,綜合計算各參賽作品平均得分并進行排序。
請各單位高度重視,做好相關組織推薦工作。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廣播電視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文化體育廣電和旅游局,及時將本通知轉發至轄區相關單位,確保如期完成初賽推薦工作。
特此通知。
來源:國家廣播電視總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