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根于傳統文化的國產影視劇創作,從題材選擇到價值觀念,從藝術風格到敘事方式,無不體現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深厚內涵和獨特魅力。如《鬢邊不是海棠紅》深度還原鼎盛時期的梨園盛景,選取經典京劇選段,真實展現京劇手眼身法、戲文念白、京胡樂器、生旦凈末丑行當裝扮,成功讓國粹文化通過影視載體呈現在海內外觀眾眼前。《驪歌行》還原唐朝社會的風土人情和繁榮氣象,劇中制作考究的華裝美服和精細自然的化妝風格吸引了海外觀眾的眼球,讓他們對中國古代的審美趣味和審美標準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以“食”帶“戲”的《尚食》深耕中華美食文化,劇情涉及八大菜系、上千道菜品,用一道道珍饈佳肴將中華美食的色、香、味、形、意、養體現得淋漓盡致,受到越南、馬來西亞等國觀眾的熱捧,甚至吸引海外眾多美食博主紛紛仿制劇中美饌。以民國時期的家族興衰為故事主線的《傳家》通過展示中國傳統家庭的日常生活、人際關系、情感糾葛等,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價值觀念融入劇情和人物塑造,增進海外觀眾對中國文化的認知和了解。這些作品的成功經驗為國產劇創作帶來有益的啟示和借鑒,將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巧妙融入影視創作,有助于影視作品在國際舞臺上大放異彩,實現國產影視劇的國際傳播和中華文化的有效輸出。
在對外文化貿易“千帆出海”行動計劃的指導和激勵下,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外向型文化企業正在茁壯成長中。以歡娛影視為代表的影視文化企業,不斷創新傳播方式與載體,讓“影視中國風”吹入全球觀眾的心中。如歡娛影視依托優質的影視IP和優秀的人才隊伍,重點開拓東南亞市場,并逐步進軍歐美、中亞、東歐、非洲和中東等市場,成功推動作品在全球近200個國家或地區播出;積極參與國內外行業協會、合作計劃、同盟組織以及博覽會、影視節、展映會等重要活動,覆蓋“一帶一路”沿線大部分國家,使傳統中華文化在國際舞臺上綻放光彩。同時,諸多影視文化企業也注重運用網絡社交媒體等新興傳播渠道,在YouTube、Facebook和INS等平臺上建立頻道,組建專業團隊進行中英雙語內容創作與運營,以激發海外觀眾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
國產劇深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不斷豐富和創新傳統文化的表達形態,以一批展現中國價值、中國精神、中國情懷和中國美學的優質作品增強了中華文明傳播力和影響力,讓更多海內外觀眾共享中國故事、聆聽中國聲音,推動中華文化更好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