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河北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統籌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如今,“螺旋上升、循序漸進”的一體化育人格局已初步形成,大中小學齊心協力奏響思政育人“協奏曲”。
搭好大平臺,一體化共建育人資源
“小學階段重在啟蒙道德情感,初中階段重在打牢思想基礎,高中階段重在提升政治素養,大學階段重在增強使命擔當……”2023年11月30日,石家莊市舉辦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培訓暨第一次集體備課會。
近年來,石家莊市不斷深化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加強制度建設,發揮引領示范,構建聯動協調機制,完善“市屬高校+黨委政府+中小學校”德育一體化工作模式,推動市屬高校建設思政課教師區域中小學工作站、建立思政課教師交流機制,形成校地合作、校校合作新模式。
同時,石家莊打破區域壁壘,成立由市屬高校和長安、橋西、新華、裕華等4個區教育局牽頭的五大一體化聯盟,全方位提升全市思政課一體化水平。
“下一步我們將指導五大一體化聯盟開展跨學段、跨學科的片區交流活動,進一步深化在集體備課機制、教學研究活動、教科研合作、實習實踐基地等方面的共建共享,進一步提升全市思政教育工作實效。”石家莊市教育局思政科科長肖楠表示。
除了打造區域一體化聯盟,開展大中小學思政課集體備課在河北已趨于常態。
前不久,由河北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主辦的河北省大中小學思政課同題異構集體備課會在邯鄲學院舉行。12名來自河北經貿大學和邯鄲大中小學的一線思政課教師分別圍繞“加強安全與國家安全建設”“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兩個專題進行了示范教學。
思政教育貫穿于從兒童到少年再到青年的整個過程。建立由大中小學思政課教師共同組成的不同層次的理論研究平臺、協同創新平臺和集體備課平臺,有利于實現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思政課的“同研同學同教”,從而建立橫向貫通、縱向銜接的大中小學思政課程體系。
“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最關鍵是解決教學一體化,也就是如何讓各學段的教學內容有序進階、協同推進。”河北經貿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李英表示,不同學段均有不同的子目標,實現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就需要整體融合不同層級的教學目標,構建整體推進的協同機制。
據了解,目前,河北省統籌3所高校、8所中小學和2個市教育行政部門、省教育科學研究院組建了省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共同體,并依托河北大學等17所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成立了12個省級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集體備課中心。
探索新形式,一體化提升育人實效
近日,邢臺學院物理與電子工程學院和戲劇影視藝術系聯合舉辦了“說學演誦”沉浸式思政教育活動。
長期以來,邢臺學院戲劇影視藝術系表演專業緊扣地方紅色資源,挖掘校史資源,把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融入戲劇影視創作中,推出了話劇《李保國》《郭守敬》和情景劇《見證初心和使命的十一書》等優秀作品。
和邢臺學院異曲同工的,還有河北科技大學探索的“熱點問題半月談”。
“同學們,你們最近關注的熱點問題都有哪些?”日前,河北科技大學“熱點問題半月談”第479期在該校馬克思主義學院開講。主講老師之一付國鼓勵同學們積極關注時事熱點,認清世界和中國發展大勢,做明辨是非的新時代好青年。
與常規教學相比,“熱點問題半月談”突破了傳統教學模式,將教師唱“獨角戲”的單一授課方式轉變為師生多元化的互動方式,每半月開講一次,內容針對性強、選題新鮮敏感,成為該校的“網紅”課。
當代青少年思想活躍、觀念新穎,不喜歡照本宣科和填鴨式的灌輸。對此,思政課堂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就尤為重要。據了解,河北省思政課改革注重教學和教學研究的導向,不斷探索新路徑、創出新模式,課堂內容越來越“新”,方式越來越“活”。
抗日英雄《王二小》是小學一年級語文的必修課;《二小放牛郎》是一部抗戰電影;《歌唱二小放牛郎》是抗日戰爭時期創作的歌曲。這些豐富的內容,在保定師范附屬學校的課堂上全媒體呈現,老師詳解課文的同時,也把與課文有關的紅色歌曲、紅色電影搬進教室,讓課文不再枯燥,讓歷史故事更加鮮活。
開門辦思政,一體化凝聚育人合力
向革命先烈敬獻花籃,在李大釗雕塑前重溫入黨誓詞……這個學期,華北理工大學心理與精神衛生學院師生走進李大釗紀念館,上了一堂沉浸式“大思政課”。
李大釗使用過的茶具、花瓶,讀過的講義、書籍,在天津北洋法政專門學校求學時的照片,在北京大學的薪水表,手書的《獄中自述》……這些與李大釗相關的珍貴文物和資料,讓來參觀的師生對于這位偉大革命者的了解更加豐富立體。
“我們要將李大釗精神付諸實踐,以更加飽滿的精神投入學習生活中去。”參觀學習后,同學們紛紛表示。
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初一年級,利用2023年國慶假期開展了“盛世譜華章,鏡頭記發展”自主研學活動。學生們有的走進正定,感悟古城的獨特魅力;有的走進解放廣場,了解石家莊的厚重歷史;有的打卡復興大街,感受“國際莊”日新月異的變化。
“自主研學是理論跟現實結合起來的大思政課,讓思政育人更加立體、生動。”石家莊市第四十中學校長趙敏占表示。
思政課需要集合課內課外、校內校外、線上線下全時空領域鮮活思政教育素材,是貫通于學校與社會的思政課。近年來,河北省堅持將思政“小課堂”融入社會“大課堂”,充分發揮國家和省級“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育人功能,把社會實踐作為提高育人效果的有效途徑。
全省各地各校與實踐教學基地建立健全長效合作機制,深入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大學習領航計劃、“習近平總書記與大學生在一起”“小我融入大我 青春獻給祖國”“學習新思想 做好接班人”等主題活動,組織學生上好“行走中的思政課”,教育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堅定理想信念、增長實干本領。(記者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