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數據報告:超8成短視頻直播平臺用戶喜愛“干貨多”的知識創作者
2024-01-25 11:37 來源:中國日報
跟著短視頻學物理知識,在直播間聽院士教授講課,已成為流行的知識獲取方式。近日,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智媒研究中心發布的《學無界,共此間:短視頻直播與知識學習報告》(下稱《報告》)指出,近9成用戶會通過短視頻直播獲取知識,其中實用型知識如生活百科、職業技能,專業型知識如科學科普深受歡迎;優質知識類內容激發了近4成用戶參與知識創作的興趣,短視頻直播平臺成為大眾學習、分享、創作知識的新選擇。
寓教于樂,用輕松有趣的方式呈現嚴謹專業的知識,是知識短視頻直播受歡迎的原因。《報告》顯示,超8成用戶喜愛“干貨多”的知識創作者,超7成用戶愛看“語言風趣幽默”的創作者分享知識,超6成用戶偏好“給用戶提供方便(如整理出筆記)”的知識創作者。這表明短視頻直播平臺用戶青睞高質量的知識信息,而幽默生動則是知識創作者吸引和保持用戶注意力的有效手段。

圖為《學無界,共此間:短視頻直播與知識學習報告》中“用戶喜愛的知識創作者特質”統計數據
從知識創作者類型維度看,調研顯示,專業科研人員、分享科研科學知識的青年/青少年,以及教育工作者是最受歡迎的知識創造者類型。公開數據顯示,去年9月,由60余位院士研究員、高校教授、文化學者推出106場抖音直播公開課,累計吸引了超5700萬人次觀看;過去一年,高校直播課累計觀看超10億次,諾獎得主、院士、教授、藝術家、奧運冠軍等都成為受抖音用戶歡迎的知識傳播者。

圖為《學無界,共此間:短視頻直播與知識學習報告》中“用戶喜愛的知識創作者類型”統計數據
《報告》統計,超4成用戶認為短視頻直播的知識內容提升了自身學習效率,近2成用戶表示通過短視頻直播可以學習到名校知識。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11月,抖音上473萬個科學實驗相關視頻累計時長超1629萬分鐘,相當于36.2萬節課,海量的“云課件”資源實現了跨越時間、地域、行業的課件資源共享,降低了知識共享門檻。

圖為《學無界,共此間:短視頻直播與知識學習報告》中“知識短視頻直播的積極影響”統計數據
“短視頻直播作為新興的知識共享與傳播形式,實現了跨地域、跨時限、跨行業、跨代際的知識共享與傳遞”,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陳昌鳳建議,各科研機構與高校要進一步利用短視頻直播,推動知識的普惠,讓每個人都能在數字化時代中享受知識帶來的力量與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