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由南沙區文化創新產業融合促進會、巴星影業傳媒(廣東)有限公司、南風影業傳媒(廣東)有限公司聯合舉辦的“協同·集聚·發展”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成立儀式在南沙游艇會舉行。
活動現場,南沙區文化創新產業融合促進會、巴星影業傳媒(廣東)有限公司、南風影業傳媒(廣東)有限公司與國內、粵港澳多家知名影視企業、導演、制片人、演藝人員聯合發起的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正式成立,并舉行基地聯合發起單位簽約儀式。成立儀式上,基地為許致榕等六位宣傳大使和推廣大使王曉坤頒發證書。
近年來,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迅猛發展,故事節湊較快、敘事篇幅較短的短劇更能迎合現代社會快節奏下的碎片化觀看需求。2023年國內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約549億元。從數據上看,短劇已經達到了電影市場近七成規模。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也順勢而為瞄準短劇賽道。
據南沙區文化創新產業融合促進會會長方漢文介紹,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在南沙成立后,將深入挖掘開發和引入優質短劇影視項目落地和影視拍攝活動;打造無縫對接的短劇影視產業供需服務平臺;推動灣區“9+2”城市打造本土特色攝影棚;打造灣區“短劇影視取景地”電子地圖,提供拍攝基礎場地服務;深耕細作短劇影視產業文化,培養灣區短劇影視產業人才,加強短劇影視文化交流;開展高質量影視產業活動、產業論壇等;促進影視產業與文旅、科技、金融、城市服務等相關產業融合發展,通過帶動周邊產業,形成網紅及明星打卡點,實現文化產業融合發展。
據悉,粵港澳大灣區短劇影視產業基地落地在亞洲最大的郵輪母港綜合體南沙國際郵輪母港,灣區交通中樞、通江達海門戶,與大灣區城市形成“半小時交通圈”。“我們以前拍《九星報喜》的時候,經常是早上搭船從香港過來,下午在南沙水鄉一條街收工后就搭船回香港吃晚飯,交通非常方便。”該電影導演高志森曾對記者如此表示。南沙灣嶺南文化、水鄉文化、海洋文化韻味獨特,擁有萬畝濕地,其天然美景稟賦和卓越地理位置吸引了《九星報喜》、《美人魚》、《熱辣滾燙》等影視劇在此取景拍攝。
此外,該基地所在的南沙灣作為《南沙方案》先行啟動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財稅專業服務集聚區,更享受“雙15%”優惠等財稅政策,也吸引眾多企業落地在這里。
“我在南沙定居多年了,看好這里的環境和發展潛力,大粵港澳大灣區活力無限。基地成立后,我也希望可以盡快和優秀的同行一起,發揮在香港積累多年的行業經驗,投入短劇的創作中。”中國香港著名導演、監制吳錦源接受記者采訪時如此表示。
“南沙正在研究編制促進影視和文化產業發展有關的扶持辦法,重點聚焦影視拍攝、后期制作、宣傳發行等關鍵環節發展,共同推動影視相關產業在南沙集聚,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高質量發展基地,提升粵港澳大灣區影視產業發展水平。”南沙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孫勇如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