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技劇《天山雪》選段《雄鷹》
盛典藝術講述中國網絡視聽行業故事,強調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在廣電總局直屬單位中國廣電的帶領下,33家省市有線電視網絡平臺開辦“重溫經典”電視點播專區,向用戶提供免費、經典的電視內容,引發社會廣泛關注。《重溫經典——大樂爭鳴》用民樂結合交響樂,全新改編演奏四大名著影視劇中的經典曲目。情景喜劇《再見吧,套娃》、群口相聲《如此上網》、音樂快板《暢游網絡需有度》、創意秀《微短劇這場“仗”該怎么打》等節目,圍繞治理電視“套娃”收費、諷刺抨擊“鍵盤俠”“標題黨”網絡亂象、營造清朗網絡環境、推動微短劇精品化等行業熱點進行創意表達。情景喜劇《再見吧,套娃》
網絡視聽作品鮮明推崇現實主義風格。一望無際的高粱地,在綠皮火車的車輪滾滾中,“我們打個共鳴的響指”,“往前看,別回頭”,《漫長的季節》片尾曲《再回首》響起。中國網絡與歐美影視業都涌現了高度發達和精細的劇集敘事形式。在綜藝節目《劇好聽的歌》等推選出的曲目中,我們頻頻看見“劇集”,而不是傳統所稱電視劇。情景音樂劇《別歲雅集》
以網絡動畫《中國奇譚》開篇,《我們的動畫》再現《大鬧天宮》《哪吒鬧海》《九色鹿》《海爾兄弟》《喜洋洋灰太狼》等經典IP片段,與黑貓警長、葫蘆娃、舒克和貝塔等典型形象致敬中國動畫百年。演員李建義、許魏洲和歌手等的音樂秀《有種浪漫叫中國航天》
演員李建義、許魏洲和歌手等的音樂秀《有種浪漫叫中國航天》 情景劇《用AI陪伴》里,開小飯店的夫妻、駐外記者和航天工程師用AI發聲、用愛陪伴,以三組情景闡釋科技賦能美好生活的主題;創意秀《蘇軾圈》里,AI獨立撰寫劇本大綱、蘇軾一角臺詞,還登上大屏與主持人對話互動,治愈當代年輕人的焦慮與內耗;張雨霏數智人沉浸式講述體育健兒的《追夢一刻》,為即將到來的2024巴黎奧運會傳遞加油與祝福;數字人公益秀《藏在星里的秘密》用虛擬偶像鹿曉希Lucy的歌聲給特殊群體帶來溫暖,挖掘藝術的治愈能力,用音樂傳遞愛與能量。
堅定信心,下定決心,團結一心,同心向前。福樓拜說:“越往前走,藝術越要科學化,同時科學也要藝術化。兩人從山麓分手,又在山頂會合。”近些年,“美術、藝術、科學、技術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的理念持續引領創新發展。科技賦能不是徒有其表,文藝內容與思想表達更是內核。朗誦表演《少年中國說》、歌曲《華年》《年少的你啊》,在網絡熱曲的青春演繹中彰顯“Z世代”的個性與擔當。從《用AI陪伴》到《身邊》,多處編排用情用心。
用主旋律引領大流量、用大流量傳播正能量。第三屆盛典在“中國夢·我的夢——2022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奮進新征程——2023中國網絡視聽年度盛典”成功舉辦的基礎上,繼續行業共享共創。緊扣“視聽大合唱,同心向未來”的主題,張譯和肖戰、張頌文、于和偉、雷佳音、吳京六位演員分別講述,串聯起序幕《同贊·時代新篇》和《同夢·不負韶華》《同望·源遠流長》《同興·東方春潮》《同創·筑夢未來》《同心·和興天下》五個篇章。中國大鼓邂逅電吉他,秦腔與搖滾相結合,科技與國潮交融、歷史與現實交匯、東方指尖美學與西方交響樂融合,在經典與流行、藝術與生活的碰撞中彰顯力與美。中西合璧,動靜相宜,少長咸集,雅俗共賞。第三屆盛典節目精選增多,播出平臺進一步擴大,#視聽盛典 好看多辦#等微博話題閱讀量超25億,各省有線電視、全國廣電新媒體聯盟百家賬號和所屬APP也同步播出。
“復興號角已經吹響,萬眾一心勢不可擋。我們高歌豪情萬丈,奔跑追夢美好未來……”交響大合唱《奔向明天》仍在循環播放。方向更加明確,立場更加堅定,路徑更加清晰,音樂激昂恢弘,畫面波瀾壯闊,激發網絡視聽工作者在新征程上團結奮斗、拼搏進取的萬千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