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聽電子是音視頻生產、呈現和應用相關技術、產品和服務的總稱,是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支柱,是推動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工具和實現人民群眾美好生活的重要載體。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商務部等七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指導意見》旨在持續推進技術創新、制度創新、軟硬協同創新,加快構建現代化視聽電子產業體系。
“視聽電子產業是電子信息制造業的支柱產業。”賽迪研究院電子信息研究所所長溫曉君說,“建設現代視聽電子體系,對于推動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為制造強國、網絡強國、文化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支撐具有重要意義。”
在溫曉君看來,《指導意見》以解決我國視聽電子產業供需不匹配不平衡的問題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面向當前新形勢、新任務,視聽電子產業應從高質量產品供給和應用側場景再定義雙向發力,推動產業生態持續完善。
提出產業發展中長期目標
視聽電子產業是電子信息制造業中創新最為活躍、市場競爭最為充分的領域。我國視聽電子產業主營業務收入約占整個電子信息制造業的三成。
“當前,受全球經濟形勢嚴峻、消費者購買力疲軟等因素影響,全球視聽電子市場普遍乏力,需要擴大內需,進行消費升級。”工業和信息化部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視聽電子產業歷經60余年發展積累,取得了全球產銷規模第一的歷史成就,迎來了產品智能化、需求多元化、品質高端化的新發展機遇,同時也存在價值鏈中低端比重大、新型視聽產品普及慢、供需不匹配不平衡、消費堵點卡點尚未有效破除等問題,需要以高水平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該負責人說,正因如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強政策引導和支持,明確發展目標,優化產業發展環境,持續推動視聽電子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打造我國視聽電子產業競爭新優勢。
《指導意見》從技術創新、市場、企業主體、生態等方面提出了產業發展的中長期目標:到2027年,我國視聽電子產業國際競爭力顯著增強,基本形成創新能力優、產業韌性強、開放程度高、品牌影響大的現代化視聽電子產業體系,培育若干千億級細分新市場。到2030年,我國視聽電子產業整體實力進入全球前列,技術創新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把握產業生態主導權,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發展局面,構建現代化視聽電子產業體系。
部署四項關鍵任務
為實現打造現代視聽電子產業體系這一目標,《指導意見》具體部署了4項關鍵任務:突破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壯大優質企業、優化升級產業結構、引導產業有序布局。
溫曉君對各項關鍵任務的背景和意義進行了詳細解讀。他談道,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是打造現代視聽電子產業的基石。我國視聽電子產業在音視頻高端芯片、音視頻制作工具軟件、3D圖形引擎、操作系統等領域亟待突破?;诖?,《指導意見》從核心元器件、視頻技術、音頻技術三個維度提出了需要突破的視聽電子關鍵核心技術。
培育壯大優質企業是打造現代視聽電子產業的重點。我國消費電子產品產銷規模均居世界第一,擁有大量知名消費電子品牌企業。但我國消費電子品牌龍頭企業的全球市場份額與全球冠軍企業相比還有一定差距,尚未有營收突破萬億元的視聽電子企業。企業是產業發展的主體,是引領經濟發展和技術創新的重要力量。培育壯大一批優質企業是提升我國視聽電子產業國際競爭力的迫切需要。溫曉君說,《指導意見》分類施策,提出持續提升龍頭企業生態主導力、加快培育各類專精特新“小巨人”和制造業單項冠軍。
優化升級產業結構是打造現代視聽電子產業的核心。這既是經濟發展的內生要求,也是應對外部環境挑戰的有力舉措。在外部環境不確定性加大、世界經濟和貿易增長疲軟之時,更加需要加快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促進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視聽電子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吨笇б庖姟访鞔_,要建設數字化轉型公共服務平臺,做好短板產業補鏈、優勢產業延鏈、新興產業建鏈,提升產業鏈完整性和先進性,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加強上下游協同創新,構建安全強韌的產業鏈供應鏈。
引導產業有序布局是打造現代視聽電子產業的關鍵。構建結構合理、協調發展、優勢互補的產業布局,有利于促進區域產業融合、平衡發展?!吨笇б庖姟诽岢觯蛟燔囕d視聽、音視頻制播、音視頻采集、音響設備、數字文化視聽、數字舞臺視聽、視聽內容制作、商用顯示產業、智慧生活視聽等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