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來自中國人民大學2020級的趙怡霖,在開幕盛典上和一位來自福建理工大學的男生一起演繹由我自己作詞的《奔跑者》這首歌。歌曲塑造了當代青年奮力拼搏的群像,他們有的參軍報國,有的下鄉支教,還有的深耕學術。我用這首歌曲向青年人致敬。”
“我是來自閩江學院2021級的吳友泰。在開幕盛典上與相聲演員李云飛、葉鵬共同演繹《福州直播》這個節目。我學的是表演專業,兩位老師的職業精神、表演技能和臨場經驗讓我受益匪淺。”
3月22日晚,由中國文聯、中國視協、中國傳媒大學共同主辦的第十二屆中國大學生電視節(以下簡稱“大視節”)開幕盛典暨“放飛夢想”青春歌會在福建福州海峽奧體中心舉辦,數十位藝術家、影視演員代表和全國20多所高校的3000多名大學生現場互動、表演。參加演出的一些大學生這樣向記者道出心聲。
中國視協分黨組成員、副秘書長董濤說,本屆大視節主題為“強國有我 青春有為”,以“大學生欣賞、大學生創作、大學生參與”為特色。自去年落戶福州以來,大視節的活動影響力、人員參與度、行業認可度、社會美譽度再次邁上新臺階。
“青春化書寫”成潮流
“精品的崛起,仰賴時代的托舉,更寄希望于年輕一代從業者順應時代潮流,不斷超越創新。”中國傳媒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張樹庭說。
近年來,人工智能蓬勃發展,對影視創作產生了日益重要的影響,也深受年輕人關注。在3月23日上午舉辦的電視精品創作交流活動中,專家和業內人士對此進行了熱議。中國傳媒大學動畫與數字藝術學院院長王雷在主旨發言中說:“生成式人工智能是目前影視領域的最關鍵變量;2024年也注定是決定影視行業未來的轉折時刻。”這引發現場聽眾深思;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戴瑩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已經在愛奇藝影視策劃、開發、制作、宣發等方面進行了應用,一些成果令人刮目相看。
當下,青春化書寫是影視作品的潮流,也是進行新突破的路徑。紀錄片《中國》制作人李東珅表示,現在的年輕人都有相當的認知能力和審美能力,“如果想獲得年輕人的認可,就必須竭盡所能,讓作品成為自己當下創作的天花板”。騰訊在線視頻影視內容制作部輕舟團隊負責人、電視劇《三體》制片人汪悍賢說,《三體》劇本研發的4年里,創作團隊通過對大學生群體等年輕人的調研,決定忠實還原原著,并且注重表現書中蘊含的哲學思考和東方文化內涵,所以才能取得今天的良好口碑。
大學生作品綻放光彩
來自陜西師范大學的作品《地里長出好光影》講述一位陜西農民多年堅持拍攝紀錄片的故事;來自中國傳媒大學的作品《向山海走去之潮汕奇譚》洞察潮汕地區的滄桑變化,采用奇幻手法講述民俗故事;來自澳門科技大學的作品《缺席的樂團》表現一位年輕搖滾歌手繼承父親的遺產——一家養老院,并組織了一支老年樂隊……
“綻放”主題大學生創作扶持活動面向全國高校在讀大學生征集創意文案,需具備內容梗概、拍攝計劃、費用預算、執行團隊等信息。最終,包括這3部作品在內的5部風格各異的作品,從征集到的263部作品中脫穎而出,進入本屆大視節現場提案路演。
活動現場,每個作品創作團隊的代表對各自項目做了詳細介紹,他們的作品讓評委感到驚喜。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李嵐說:“每位同學都像有經驗的策劃者,他們的能力和水平超出我們的想象。”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副學部長、中國紀錄片研究中心主任何蘇六說:“大學生的影視創作已經崛起。大視節給大學生提供的這個舞臺非常難得。”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表示,希望這些作品得到各方支持,將來能真的出現在音視頻平臺上。
此外,本屆大視節還征集到大學生原創作品1600余部,總體質量和數量都比上屆有所提升。青年學子通過影像和創意作品,綻放了青春光彩。
藝術家和學子撞出火花
3月24日上午,《大鬧天宮》《哪吒鬧海》等經典動畫作品片段在福州閩江學院一間會議室重現。中國動畫學會會長馬黎以《氣韻生動,美美與共》為題,和現場師生一起回顧中國動畫100多年來的發展歷程,重溫經典,引發師生們的極大興趣。
這是本屆大視節“藝術家進校園”的第二場活動,馬黎和動畫片導演曾偉京與師生們進行了交流。
“這些‘有根、有美、有為、有魂’的經典作品值得反復欣賞,我們應該不斷加深對故事內涵的理解,感受中國動畫的藝術魅力。”馬黎說。
曾偉京曾作為總導演,帶領約360人的團隊,拍攝了52集中外合拍動畫片《熊貓和小鼴鼠》。她對中外文化觀念的差異、國外的審片細則、人才對一個項目的重要性等問題有深刻的了解和體會。這些從創作實踐中獲取的經驗和心得,讓她的分享生動有趣。
3月23日下午,音樂制作人孟文豪也在這里就“歌曲創作中如何選擇風格定位”與青年學子展開交流對話。
兩場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在互動環節,專家們熱情為學生答疑解惑,活動結束后,有的學生仍意猶未盡,帶著自己的作品和創意繼續向專家請教。
推動青年創作者前行
最近這一年,當代大學生最喜愛的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精品有哪些?本屆大視節發動全國上百所高校2.2萬名大學生投票,再經專家評審,遴選出2023年度電視劇、紀錄片、綜藝節目、動畫片、公益廣告5大類、55部作品,包括《繁花》《百年巨匠·蔡元培》《2023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到!》《青蛙王國之極限運動》等。在3月24日晚舉行的閉幕式上,電視和網絡視聽藝術界的代表向全國大學生推薦了這些作品,同時還推薦了9部大學生原創影像作品、3部“綻放”主題大學生創作扶持作品和3部“奮進青春”大學生主題演講作品。
演員丁柳元參加了本屆大視節開幕盛典和閉幕式的演出。她說:“每次跟大學生們站在一起表演節目,都能感受到涌動的青春熱潮,使我的表演更有激情。”
主持人白巖松從第二屆大視節起就與之結下不解之緣。他說,自己這一代人應該為更多年輕人創造機會,“期盼今天的獲獎,能成為推動青年創作者前進的力量,讓他們越努力越幸運”。
“大視節是一個充滿希望、禮贊青春的舞臺。”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主席閻曉明表示,希望全國大學生更多地參與到電視節目和網絡視頻中,做屏幕上的主角、屏幕后的主力、屏幕前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