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學作家、網絡文學平臺和視聽平臺負責人、專家學者等100余人,圍繞網絡文學與微短劇如何實現相互賦能,共同打造網絡視聽精品展開研討。
據介紹,2023全年共上線重點網絡微短劇384部,較2022年增加1倍多。作為新型文化業態,網絡微短劇在幾年內實現井噴式增長,但仍面臨缺乏優質內容的困境。網絡文學作為數字文化產業重要的IP源頭,天然具有內容優勢。“網絡文學IP微短劇創作扶持項目”旨在為網絡微短劇提供優質內容,提升視聽產品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品位,以網絡文學的高質量促進網絡微短劇正能量的傳播。入選項目包括重點扶持選題20項,優秀選題30項,分為五類:一是《盛放》《我們的村BA》等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選題;二是《我的智能家居造反啦》《正義判定2069》等有關科技創新與科幻的選題;三是《敦煌筆記》《灶神的美食之旅》等有關中華文化的選題;四是《醫路花開》等有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選題;五是《神女辭暮》等反映經典之美的選題。
發布會上,業界專家圍繞網絡文學與微短劇的關系各抒己見。大家認為,要實現網絡文學與微短劇相互賦能,發揮網絡文學的內容引擎、價值構建作用,尊重原創、真情表達尤為重要。黑龍江省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沐清雨認為,市場瞬息萬變,讀者眾口難調。創作者要注意與受眾達成情感共鳴。網絡文學作家夢溪石表示,在作品走出國門后,自己越發意識到好作品一定要有靈魂。基于這樣的想法,她創作的《懷風》探索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之路,試圖通過好故事讓人們“回到過去”。
近日,由中國作家協會網絡文學中心主辦的“網絡文學IP微短劇創作扶持項目發布會”在江蘇無錫舉行,50個項目入選。
發布會上,來自全國各地的網絡文學作家、網絡文學平臺和視聽平臺負責人、專家學者等100余人,圍繞網絡文學與微短劇如何實現相互賦能,共同打造網絡視聽精品展開研討。
據介紹,2023全年共上線重點網絡微短劇384部,較2022年增加1倍多。作為新型文化業態,網絡微短劇在幾年內實現井噴式增長,但仍面臨缺乏優質內容的困境。網絡文學作為數字文化產業重要的IP源頭,天然具有內容優勢。“網絡文學IP微短劇創作扶持項目”旨在為網絡微短劇提供優質內容,提升視聽產品的精神內涵和文化品位,以網絡文學的高質量促進網絡微短劇正能量的傳播。入選項目包括重點扶持選題20項,優秀選題30項,分為五類:一是《盛放》《我們的村BA》等反映人民美好生活的選題;二是《我的智能家居造反啦》《正義判定2069》等有關科技創新與科幻的選題;三是《敦煌筆記》《灶神的美食之旅》等有關中華文化的選題;四是《醫路花開》等有關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選題;五是《神女辭暮》等反映經典之美的選題。
發布會上,業界專家圍繞網絡文學與微短劇的關系各抒己見。大家認為,要實現網絡文學與微短劇相互賦能,發揮網絡文學的內容引擎、價值構建作用,尊重原創、真情表達尤為重要。黑龍江省作協網絡文學委員會副主任沐清雨認為,市場瞬息萬變,讀者眾口難調。創作者要注意與受眾達成情感共鳴。網絡文學作家夢溪石表示,在作品走出國門后,自己越發意識到好作品一定要有靈魂。基于這樣的想法,她創作的《懷風》探索網絡文學與傳統文化的結合之路,試圖通過好故事讓人們“回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