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培訓班圍繞習近平文化思想、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文藝工作的重要論述精神,聚焦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領域文藝創作,通過專題授課、案例精講、創作采風、提案交流等多種形式,促進學習質量。來自廣電總局有關部門單位、行業高校、重點視聽平臺和制作機構等單位相關負責同志的精彩授課,深受學員好評。
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高長力圍繞“中國電視劇高質量發展”為全體學員作深入解讀和創作輔導。
他指出,文藝創作規律是相通的,要牢牢把握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圍繞廣播電視受眾群體特點精準開展需求分析,讓有意義、有意思的作品脫穎而出。未來廣播電視文藝要與時俱進,突出精品化、專業化、高清化三大規律,推動組織化創作和個性化生產相結合,讓觀眾回歸電視熒幕;要準確把握文藝創作的“時度效”,按照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標準,甄選好的編劇、好的導演、好的演員,把握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三個重點環節,不斷提升藝術創作質量。
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黨委書記、主任祝燕南以“貫徹新思想,堅持高質量,邁上新高度”為題,圍繞兩次文藝工作座談會重要精神,向大家分享了對廣電視聽文藝發展的思考。
他指出,文藝的根本宗旨是為人民,文藝創作必須旗幟鮮明地明確“為了誰”,文藝創作者應當主動融入時代發展、深入扎根人民生活,創作更多滿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的優秀作品,不斷推動“注水劇”瘦身、“積壓劇”健身,構建好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并結合當下視聽科技發展趨勢,提出未來廣播電視的新質生產力應強調“全媒體、超高清、強智能”三大要素,勉勵廣大文藝從業者要搶抓機遇、因勢而動、順勢而為。
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楊乘虎聚焦“媒介深度融合中視聽文藝創新的潮流與趨勢”作講座;愛奇藝燦然工作室總經理齊康為大家分享了《我的阿勒泰》等創作經驗;華策影視集團副總編輯賈堯和大家交流了影視授權及文旅衍生相關內容;中國外文局解讀中國工作室負責人陳方圍繞中國主題紀實影像的精品創作與國際傳播,向大家分享了講好中國故事的實踐探索與規律性認識。
30日下午,全體學員到同仁堂知嘛健康零號店開展創作采風,感受全國中藥行業百年老字號的傳承與創新,深度體驗中醫藥文化與現代生活理念的融合發展。學員還集體參觀了知嘛健康直播電商基地,詳細了解了直播運營方式和企業發展模式。
在提案交流環節,根據此次培訓選題任務,來自不同地區、不同職業背景和不同文藝創作方向的學員們展開頭腦風暴,深入交流研討,結合自身特長和培訓收獲,以豐富多彩的策劃作品,講述首都發展故事、展現首都歷史文化,并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展示和現場交流,有力促進了學員們學習互鑒、啟發思考。
培訓班結束后,部分學員代表也暢談了參與此次培訓的收獲體會。
彭亮
北京東方飛云國際影視股份有限公司策劃部總編
我一直從事影視策劃和編劇相關的工作,策劃工作主要就是為影視項目找選題、定方向、尋市場,與本次培訓的主旨完全契合,因此這三天的培訓讓我受益匪淺。這次學習不僅有政策方面的宣講,平衡了創作者和管理者之間的信息差,還提供了翔實的數據,從大視野上讓我們一線創作者了解到國內外文化市場的動向,以及國家政策的最新發展方向。
呂婧菲
北京三多堂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執行創意總監 / 制片人
從宏觀戰略到創作實踐,再到關于時代和生活的感悟,專業、深入的行業知識分享,讓我充分感受到這個行業的責任和價值,也收獲了很多可以帶回實際工作中的經驗和啟發。
小組作業環節,來自京津冀的一線媒體從業者在同一個選題之下,點燃彼此的創作熱情,貢獻工作中的經驗和成果。在兩個突擊討論作業的夜晚,我第一次如此生動地感知到了“融媒體”的力量。一個“融”字代表著每一位創作者的發現和洞察,凝結著不同類別、不同地域創作者的生命體驗。當我們把一個個故事串聯在一起,把各具特色的思考和感受匯聚在一起,我們超越了個人創作、細分創作的局限,終于可以更有勇氣地面對藍圖廣闊的時代故事。
黃亮
胖泥鰍動畫(北京)有限公司導演
作為一個動畫從業者和動畫導演,這是一次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能接觸到不同文藝創作領域的同仁,看到文藝創作的不同樣態,我也從自己單一的觀點得到了思維模式的拓展,這是一次出乎意料的交流和合作。
緊湊的學習進程之中的每一天都在思想激蕩,更激發了下一步創作的沖動。作為一個動畫人,通過學習我們更加貼切地理解了中央政策對于文藝創作的支持方向,也更加立志于用我們動畫人“天真爛漫”的創作屬性為大眾服務,為創造更豐富的文藝樣態獻出一份力量。“為孩子創作,給孩子更好的中國新動畫”成為我的下一個目標,希望借由創作上的努力將新時期的動畫創作結合中國特色形成能夠廣為傳播的國際化內容。
謝靈玨
北京開心麻花影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這次培訓讓我獲益匪淺,各位授課老師從廣電行業角度解讀了習近平文化思想、行業政策和行業發展方向,讓我深刻意識到自己身上背負的使命,極大地提振和鼓舞了從業者們的信心;三位來自行業一線的優秀工作者們的分享也非常務實,既有理論高度也有實踐價值。以小組為單位的提案實戰模擬也是一次令人難忘的體驗,大家來自不同的細分領域,為了出色完成小組的提案任務積極發揮自己的特長,雖然時間緊任務重,但是各組都發揮出了超高的水平,充分體現了參與本次培訓的人才們的能力。
我來自民營機構,一直以來都很希望能夠第一時間得到思想教育和政策宣講。這次培訓很好地滿足了我這個痛點訴求。希望以后能有更多這樣的培訓,為我們從業者提供指導,同時也為從業者們搭建一個交流平臺。
王一涵
天津廣播電視臺文藝頻道《青春有腔調》欄目制片人、總導演
今年恰逢京津冀協同發展10周年,此次培訓意義重大。作為天津廣電系統的代表,此次學習讓我深刻感受到文藝創作的創新是多元化的,接受一切的切磋交流。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是作為廣電人永遠的行業標準,尤其最近流行的兩個詞,“個性化創作”“組織化創作”,無論哪種創作都要堅定文化自信。
當下迎來了大科技時代,不斷深化科技賦能是電視人接下來在電視節目中如何運用好的重要課題。“歷史從不等待一切猶豫者、觀望者、懈怠者、軟弱者。只有與歷史同步伐,與時代共命運的人,才能贏得光明的未來。”
董愛軍
唐山森林光線影視文化有限公司總經理
作為京津冀一體化的受益者參加這次培訓,感到既幸運又興奮。通過學習我們明白了怎樣找準主旋律,在弘揚真、善、美的同時“避免浮躁、扎根生活”的觀點讓我們豁然開朗。回去后也特別想把看到的、聽到的和記錄的這些理念、觀點、方法帶回去分享給我們當地的同行,爭取讓唐山的網絡視聽作品都以弘揚主旋律為基調,找準選題、講好故事、拍出精品,用優秀的文藝作品服務大眾、服務社會、服務地方的經濟發展!
羅穎
順義區融媒體中心視頻制作部編導
此次培訓為我們搭建了良性互動的平臺,尤其是模擬提案學習環節,大家通過交流互動,在打破區域邊界的同時,相互學習、相互借鑒,通過大家共同集思廣益,出謀劃策,創作主題融媒產品,也讓我們認識到,融媒體時代到來,不能再局限于單打獨斗,而是應博眾家所長,通力合作,助推融媒事業高質量發展,開創新媒體時代的局面。
本次培訓是北京局和總局研修學院實施人才戰略合作,建立“京瑯琊”視聽人才學院舉辦的首期培訓,也是首次面向京津冀三地文藝創作人才專門開展聯合培訓。未來,北京市廣電局將不斷擴大視聽“朋友圈”,加強同津冀地區、對口支援地區、戰略合作地區人才培養交流,持續開展文藝創作、科技與工程技術、新聞宣傳、經營管理、國際傳播五支人才隊伍建設,為推動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事業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