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出生于湖南桑植,是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斗爭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勛。新中國成立后,長期擔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積極參與領導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并一直兼任國家體委主任,是中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
以抽絲剝繭、撥云見日的創作方式
凝練忠誠的重要品質
在湖南張家界賀龍公園里的墓碑上,背面只有一個“誠”字,忠誠于黨、忠誠于人民、忠誠于信仰,忠誠于革命領袖,這是他光輝一生的真實寫照。紀錄片《追尋賀龍元帥》在三集的篇幅里,始終緊扣“忠誠”這條主線,高度凝練和突出賀龍元帥一生堅定不移地“對黨忠誠、聽黨的話”的重要品質。
該片從重返湘鄂西,創建紅二、六軍團,三次“神來之筆”,揮師抗日,根據地建設等方面,展現賀龍對中國革命的勝利所立下的不朽功勛,表現他對黨的宗旨的深情認同。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后,蔣介石專門派人向賀龍許諾江西省主席等高官厚祿,但31歲的賀龍卻選擇生死未卜、艱苦卓絕的共產主義道路,這一年7月,他見到周恩來時說,只有共產黨能救中國,我聽共產黨的話。南昌起義前,賀龍提交的入黨申請雖未被批準,但他仍然堅定地說,“我完全聽共產黨的話,要我怎樣干就怎樣干”。起義之后,他在南下途中終于光榮入黨。“永不叛黨”的入黨誓詞,成為他堅持一生的堅定信念,此后無論遇到任何情況、任何挑戰,他都堅持兩條原則,一是“對黨忠誠”,二是“聽黨的話”。
以生動講述、創新呈現的表現手法
追尋光輝的時代故事
紀錄片《追尋賀龍元帥》進行創新性表達,刷新觀眾體驗,全片緊扣“追尋”二字,以當代人的探尋視角、審美習慣和時代特點,以創新性的呈現方式、藝術表現和時代精神,來追尋賀龍元帥戰斗、革命和光輝的一生。紀錄片的三集內容分別對應著“尋路”、“忠誠”、“重任”三個主題,主題內講述了賀龍元帥在不同人生階段的關鍵事件,生動刻畫人物性格,塑造出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在“追尋”革命先輩光榮傳統的時候,該片尤其注重“用歷史映照現實、遠觀未來”,聚焦賀龍元帥身上那些帶有時代印痕、充滿時代氣息又永放時代光芒的核心品格,通過講好人物故事,追尋時代精神。 以心系人民、艱苦樸素的公仆情懷
激勵新時代青年奮斗
紀錄片《追尋賀龍元帥》著重呈現了賀龍心系人民、艱苦樸素的公仆情懷,在追隨共產黨之初,他就認定這是為勞苦大眾謀幸福的黨。在選擇革命道路時,他就毅然燒掉象征身份地位的抬轎,放棄國民黨高官厚祿,而過著最簡樸的生活。新中國成立后,他成為十大元帥之一,他仍然初心不改,絲毫不貪慕享樂榮華,而是埋頭苦干、追求實效。在主管體育事業時,他掀起了“全民乒乓”的運動,讓增進體質、強身健體成為時代新風,也在他的主抓下新中國贏得了第一塊奧運金牌。直到遭受迫害含冤去世,他也始終對黨赤膽忠心、充滿信心,始終牽掛人民、心系百姓,忠誠信念和人民立場共同構成了賀龍元帥的人生基石,這種人物的榜樣力量通過畫面傳遞給幕前觀眾,帶給人們深刻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觀激勵。 紀錄片《追尋賀龍元帥》,8月1日至3日,每晚7:30鎖定湖南衛視、芒果TV,一同聆聽紅色故事、感受信仰之光。
來源:芒果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