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從2019到2022年,“馬欄山指數”持續勾勒視頻文創產業發展的階段性數據畫像,不僅是深度觀察視頻文創產業高質高效發展的重要窗口,更是為視頻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風向標”“晴雨表”,注入新動能。就讓我們走進“馬欄山指數”四年來的研究發現,看視頻文創產業發展的態勢轉換。
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深入推進,文化數字化戰略啟動實施。國家和各省文化產業發展政策不斷完善,視頻文創產業進入縱深拓展、持續演進和創新變局階段,以視頻為基本元素的新興文化產業發展漸入高潮。當此時際,“馬欄山指數”以數據、指數形態展現視頻文創產業創新發展的深層邏輯、實質內涵,不僅是在打造產業數字化產品,更是在構筑數字時代視頻文創產業創新發展的制高點,助力視頻文創產業在新一輪創新發展中始終把舵前沿浪潮。

2019年:視頻文創產業發展七大亮點
2019年,“馬欄山指數”首次推出,該期指數以2019年上半年為報告期,2018年上半年為基期,通過指數測算展現視頻文創產業發展的七大亮點。
一是傳統視頻行業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抓手,由規模數量增長為主向質量效益提升為主轉型效果顯現,新一輪產業升級大幕開啟。
二是網絡視頻創新跑出“加速度”,不再盲目追求數量邏輯,正以“自主原創”重塑網絡視頻品質和競爭格局,內容創新成為網絡視頻發展的重要方向。
三是短視頻強勁增長,正由自發式、泛娛樂,走向專業化、精細化,大量的MCN機構成為短視頻孵化的重要平臺和生產力,強力助推短視頻行業在規模量級和專業品質上發力。
四是在線視頻用戶規模持續攀升,各大視頻主體的用戶戰略正由“數量戰術”向有效用戶積累轉移,注重服務能力提升和增值消費供給。新興視頻消費意愿強烈,尤其是網絡直播內容消費支出大幅走高。
五是視頻廣告產業格局正加速重構,電視媒體與網絡視頻廣告在不同賽道發力。
六是省級和市級臺新聞融合傳播實力高差性分層,短視頻成為新聞融合傳播重要陣地。
七是視頻文創投融資謹慎前行上下求索,以多元化投資贏得先機,以協同合作分散風險,以文創金融撬動產業。

2020年:視頻生產、視頻傳播與消費、視頻營銷發展基本態勢
2020“馬欄山指數”將研究對象放到視頻生產、視頻傳播與消費、視頻營銷三個方面。其中:
視頻生產包含生產規模、生產效益、生產創新、視頻機構活躍度、公益宣傳引導等5個指標。研究發現,網絡視頻正成為視頻內容產量提升主要推動力,尤其是網絡動畫上線數量大幅增長。付費模式的形成進一步激活高品質內容供給,并為內容產業提供穩定的消費支撐。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正發生重大結構性變化,新興媒體的主流地位基本確立。疫情催生云錄制、云綜藝,促進節目制播模式革新。
視頻傳播與消費包含視頻傳播、傳播供給、視頻消費支出、公益宣傳傳播和市場預期等5個指標。研究發現,疫情宅家使一些用戶回歸家庭大屏,有線、IPTV、OTT等不同電視大屏用戶規模呈上升態勢。網絡視頻用戶體量保持擴增趨勢,短視頻和網絡直播進一步滲透。居家抗疫帶動電視收視時間回升明顯,智能大屏消費支出顯著增長。用戶在網絡直播上的時間花費保持大幅增長趨勢,尤其是電商直播熱度不斷升高。
視頻營銷包含宏觀環境、營銷價值、營銷規模和營銷結構等4個指標。研究發現,在擴內需促消費等利好政策引領下,視頻產業整體收入規模穩步擴大,用戶規模同步提高,視頻產業營銷價值明顯提升。媒體深度融合發展進程加快,融合業務收入大幅上漲。網絡視聽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活力進一步釋放,網絡視聽節目付費收入、版權收入和廣告營收全面上漲,彰顯出新媒體新業態蘊藏的強大潛力。

2021年:大視聽產業生產力、消費力、營銷力和主題主線視聽內容影響力呈現新特征
2021“馬欄山指數”在2020年基礎上進行了完善,從大視聽產業生產力、消費力、營銷力和主題主線視聽內容影響力四個方面,剖析產業發展態勢。
研究結果顯示,全國視聽產業的生產與消費能力,在更高水平上實現了動態平衡。營銷能力和多元化營收模式,成為視聽產業收入的基本盤。主題主線的視聽內容,影響力引導力持續提升,唱響了新時代主旋律最強音。具體而言:
我國視聽內容精品化發展持續升級,生產機構的創新活力進一步釋放;視聽文創產業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新業態新模式成為拉動產業發展的主要動力;視聽產業“邊緣創新、增量變革”加速,產業溢出效應進一步拓展多元市場空間,增強了發展韌性;“智慧廣電+”與媒體融合業務發展持續升級,賦能數字化社會治理,催生更加多樣化高新視頻業態;媒體深度融合從“多點突破”邁向“整體升級”,為視聽產業高質量發展帶來新動能。我國大視聽產業泛在化傳播將越來越深刻地改變視聽內容生產、消費和營銷模式。

2022年:視頻文創產業的創新態勢
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2022“馬欄山指數”聚焦視頻文創產業創新,以典型創新案例為切入點,從視聽產業園區、視聽新媒體平臺、視聽內容產品和新型視聽服務四個類別,對其產業創新強度、產業創新廣度、產業創新深度和產業創新效度進行分類分析。
總體而言,四類創新案例在產業創新強度上,主要表現為:機制創新不斷深化和有效,視聽技術應用更新加速迭代,資本投入方式愈加多樣,資源聯動協同逐步強化,政策創新日益精準,合作模式日趨多元等。
在產業創新廣度上,主要表現為創新資源拓展越來越廣,“視聽+”跨界融合創新蓬勃發展,平臺集成創新優勢正在形成等。
在產業創新深度上,主要表現為:圍繞核心產業推動縱深發展的趨勢愈加明顯,借力新媒體平臺破圈更加普遍,延伸拓展產品和服務鏈條開辟新賽道成為主要模式,以“線上+線下”聯動拓展價值鏈、IP產業化態勢日益增強,國風潮強勁興起,創新生態日臻完善。
在產業創新效度上,主要體現在:有力有效貫徹落實中央相關戰略決策,輿論引導水平不斷提高,公共服務建設水平顯著提升,產業融合持續拓展,爆款迭現,品牌價值和影響力持續提高。
從四個案例類別來看,視聽產業園區的產業創新指標值要遠高于其他三類,說明視聽產業園區總體上創新力度和效度較高。
(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展研究中心馬欄山指數課題組)
來源:國家廣電智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