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季《大使的廚房》收視領跑,多期節目穩居CSM多網同時段TOP3,多個話題登上微博熱搜主榜高位,節目相關視頻多端保持長期領先。與此同時,節目還收獲了來自多國大使館以及主流媒體的報道和點贊。
用美食包裹情懷內核
與大使分享人間煙火
使用肉質緊實的瘦肉烤制的炙烤安格斯眼肉心、甜過初戀的帕芙洛娃、最大程度保證食材本味的外祖母式原汁海虹、酸辣鮮香的冬陰功湯......從首播到收官,共有23道世界美食被收錄進“環球美食菜譜”。作為一部主打美食交流的真人秀,節目可謂是處處扣題,將美食設置為貫穿節目的重要線索。圍繞一個國家的特色美食,節目用上、下兩期節目來具體呈現,上期包含文化交流以及美食的品嘗和復刻環節,下期則需要美食研習小隊親自下廚籌辦美食品鑒會,選拔出被收錄進“環球美食菜譜”的菜品。這樣的創意模式,看似深入淺出地指導觀眾烹飪菜品,實則以食會友傳遞出中外文化的交融與共通,節目對話題的引導、節奏的把握,可謂“火候”正好。
節目播出至今累計收獲全網熱搜200+,主話題#大使的廚房#閱讀量超2.8億次,共有57.8萬網友參與話題討論,多個熱門話題均由美食制作引發,節目以賣相極佳的美食鏡頭和逗趣十足的廚房互動引發了網友的熱烈討論。不少網友在社交平臺表示,通過觀看節目,不僅種草了很多世界美食,還感受到了當地特色背后的文化與傳承,增強了自身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儲備。
汪曾祺曾言:四方食事,不過一碗人間煙火。《大使的廚房》通過嘉賓和各國大使的視角,以美食為切入點增強人與美食的親密感,揭示美食在情感傳遞中的重要作用。阿根廷站中,“高鹽值隊”以一道吉索扁豆燴牛肉讓阿根廷友人安吉憶起了奶奶的味道,比利時站美食品鑒環節里的紅酒啤梨則讓何超蓮仿佛回到了留學寄宿的時光。節目用鏡頭呈現美食,以美食連接情感,讓受眾在享受美味的同時得到了心靈上的慰藉。
文化落點國際視野
搭建文化交流之橋
整季節目中,美食研習小隊圍繞四個國家展開了美食文化之旅,跟隨他們的步伐,觀眾直觀地領略到這些國家駐華大使館蘊藏的文化風情,也潛移默化地收獲了大量新知識。“阿根廷是世界著名的畜牧業大國,素有‘世界糧倉和肉庫之稱'”、“幾維鳥是新西蘭獨有的珍禽,并被選為該國的國鳥”......正如嘉賓劉維所說:“真實地去體驗一個國家的文化的時候,那種快樂真的是無與倫比的”。《大使的廚房》架起美食之橋,世界珍饈勾起文化好奇心,也接連了相隔山海的友誼。
節目以各國駐華使館作為緣起,在探尋美食本味的過程中書寫中外文化密切交融的生動案例,引發了網友關于美食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意義的熱烈討論。不僅有人民日報、光明網、新華網、環球網、央視網、新京報等20余家主流媒體對節目肯定,節目相關報道還得到了阿根廷共和國、新西蘭、比利時駐華大使館,泰國國家旅游局北京辦事處的“兩微”賬號以及外交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司官方微博“聚焦拉美”的轉發。
2022年是中國同阿根廷、新西蘭建交50周年,也是中國同多個國家建交“逢十”周年,在這樣的重要時間點,《大使的廚房》節目的推出,帶領觀眾一飽“口”福,還做到了用“美食無國界”的語言對外講好中國故事,充分發揮綜藝節目親和力強、輻射力廣的大眾傳播優勢,成為美食分享助力文化交流的一次有益探索。
阿根廷的馬黛茶、新西蘭的幾維鳥、比利時的漫畫......回顧《大使的廚房》整個旅途,每一站的風光都歷歷在目。從夏天到冬天,一路走來,美食研習小隊除了領略各色異域風情,也在美食制作領域得到成長。《大使的廚房》第一季圓滿收官,感謝陪伴,期待再相逢。
來源:芒果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