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上,湖南省文聯黨組書記、主席夏義生表示,《長沙夜生活》具有深刻的現實主義精神和強烈的浪漫主義情懷,是一部思想性、藝術性、觀賞性兼具的優秀影片。今天的會議將對推動新時代湖南電影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對豐富電影理論和促進電影創作產生良好影響,相信中國的電影事業、湖南的電影事業、湖南的文藝工作會更加美好。
湖南師范大學副校長劉懷德表示,圍繞電影《長沙夜生活》,學界與業界以不同視角把脈現實題材電影創作,共同展望電影創作與湖南電影的美好前景,描繪電影藝術的藍圖,暢談電影理論、批評與電影行業發展的趨勢,這不僅是知識的傳播、學術的交流,更是智慧的碰撞、思想的盛宴。
湖南省委宣傳部電影處處長歐陽文風表示,《長沙夜生活》的誕生離不開各界的大力支持,作為中國首部展現長沙城市風情和人文氣質的文旅電影,該片是瀟影集團改革發展中的一部重要的商業電影,也是我們湖南人創新探索的一部電影,它代表了瀟影集團的改革步伐,也代表了湖南電影的發展成果。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副院長、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博導李道新對影片肯定道,《長沙夜生活》是長沙這座城市和電影之間的一次深度關聯,是絕對值得贊賞的勇敢嘗試,也是長沙通過電影或電影通過長沙所進行的一次不可多得的靈魂拷問,沿著“電影+都市”與“現實+詩意”的道路扎實走下去,長沙的“光影名片”會越擦越亮。
中國藝術研究院電影電視研究所所長、中國電影評論學會副會長、研究員趙衛防分析道,《長沙夜生活》利用“長沙性”來鑄就治愈性、情感性、煙火性,將現實生活賦予更高的哲學思辨,借助鮮明的脫口秀喜劇實現類型意識的融入,最終以此凸顯思想深度、凸顯人文價值、凸顯藝術個性以及“張翼的創作個性”。
南京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博導劉永昶認為,《長沙夜生活》中城市景觀的迥異并不妨礙老百姓煙火日常的脈息相通,都市之夜的繁華之中,蕓蕓眾生的悲喜故事,鋪開了充滿生活氣息的人生景觀,也是一股股清泉浸潤著相似境遇人們的心靈。中國電影評論學會會長饒曙光評價,《長沙夜生活》是一部有內涵、有表達、有風格追求、有品質的電影,但其在市場運作中遇到的一些問題也凸顯了當下中國電影的結構性矛盾,即腰部電影、人文電影、現實主義電影的生存空間受限將會困擾中國電影高質量發展。
湖南省電影評論協會主席謝子元借比喻分享道,《長沙夜生活》講述的既是長沙故事,也是中國故事,以煙火氣為底色,在物質生活的外殼下傳達著理想詩意和溫情內核,其情調像極了五月的夜——溫潤、清新、芬芳、有愛的感覺在空中飄蕩。此外,林錦爔、王純、陳善君、蔡頌、譚文鑫、劉郁琪、佘丹清、曾理、岳凱華、曾小明、劉庫、傅異星等來自全國各地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從學界與業界的不同視角出發,對《長沙夜生活》展開了多維探討,并給予了高度肯定。
研討會最后,《長沙夜生活》編劇、導演張冀動情表示,《長沙夜生活》是長沙的電影,是有長沙精神氣質的電影,但它也是一個當下的電影,是一個疫情過后溫暖人心的電影,是一個屬于傳統意義上“電影”的電影。將長沙作為一個情感的主體,作為一個電影的主角,我們闖出了一步,而這也是這部電影可貴的地方——在電影中留下一個關于長沙、關于一個城市的記憶。據悉,本次研討會由湖南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湖南省電影局、湖南師范大學聯合主辦,瀟湘電影集團、湖南省文藝評論家協會、湖南省電影評論協會、湖南師范大學文學院承辦,湖南省文聯網絡文藝發展中心、湖南省文聯《文藝論壇》雜志社、湖南師范大學文藝評論基地協辦。
來源:瀟湘電影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