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建跨越山海實現克羅地亞幾代人夢想
佩列沙茨大橋由中交第二公路局有限公司、中國路橋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共同承建,是一座長2440米、寬22.5米的矮塔斜拉橋,連接了克羅地亞隔海相望的南北國土,實現了克羅地亞人民多年來的愿望。過去,科爾馬納村的居民要想去佩列沙茨半島需從波黑邊境繞路,而現在他們只需要花費幾分鐘。 “硬聯通”到“心聯通”“連心橋”鑄就民心相通的大道
中交二公局在此項目的承包商代表張飛擔任花少團本次必修課的老師,他帶大家近距離感受佩列沙茨大橋,用一張張照片講述中國基建工作者修建大橋的歷程。據張飛介紹,當面臨在海上焊接鋼管樁難度大且不環保的難題,他們決定使用長達130.6米、當時世界上最長的鋼管樁去打樁,解決掉了大橋修建技術上最大的一個難題,“我們當時施工的時候,最多有一千多號中國人”“這座大橋不僅將克羅地亞路上的領土完整地連接起來了,也保證了它水上的交通沒有受阻”。張飛回憶2022年大橋通車儀式,當地人看到中國人都會說一句“你好中國,謝謝”。受到這樣的待遇,張飛表示“作為中國人是非常自豪的,幫他們實現了幾代人的一個夢想”。
共建“一帶一路”追求的是不斷的發展,崇尚的是共贏,傳遞的是希望。大橋用鋼量總計超過77000噸,據介紹有“有十個埃菲爾鐵塔那么多”,在大橋修建過程中,中國企業與外國企業、當地居民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關系,給當地提供超過1500個就業崗位,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聽完張飛的介紹,花少團感觸很深,秦嵐贊嘆“這是一個很智慧的橋梁”,秦海璐也由衷感慨:“中國基建在‘一帶一路’的引領下展示了我們的國力和技術,為很多國家的人民作出了貢獻”。
佩列沙茨大橋它也是一座“連心橋”,在建設基礎設施“硬連通”的同時,也促進了兩國人民的“心聯通”。花少團到科爾馬納村做客,聆聽當地人與大橋的故事,Kruno是當地一家店鋪的老板,他向花少團展示了掛有中國基建人和當地居民合影的照片墻,并稱贊:“他們是優秀的工人,他們把大橋修建得很好。”在科爾馬納村村民家中,花少團發現不少中國元素,村民介紹了大橋建設者送給他們的中國結,并拿出了紀念衫和工作證分享道:“我的丈夫也曾參與過建橋,為這里的這座橋感到非常自豪。”“中國人,謝謝你們!”,村民講述了大橋為他們生活帶來的便利:“現在我們國家連在一起了,這座橋方便我們去杜布羅夫尼克”“我認為這是克羅地亞最好的工程”。交流過程中,花少團和當地居民互相贈送特色禮物,友好的氛圍讓心與心走得更近了。
花少團還邀請當地人在T恤上留下他們心中的中國印象,大家寫下了“非常感謝修建佩列沙茨大橋的中國朋友們”“親愛的中國朋友們,感謝你們所做的一切”“感謝中國和克羅地亞的合作”等字句。當地人真摯表達對大橋建成的感謝便是中國基建者最好的回應,通過這次實地探訪,辛芷蕾有感而發:“真的是沾了我們建設者的光了,他們心里的感謝映射到了我們身上”,迪麗熱巴感嘆:“一座大橋,它連接的不單單是路也是心”,胡先煦因為參演過和橋相關題材的影視作品,看到這么壯觀的工程也更加心潮彭拜:“(佩列沙茨大橋)不僅是把它們的兩岸連接起來了,也把咱們國家和克羅地亞連接起來了”。如張飛所說的:“它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橋,它是一個沉甸甸的責任,它是一個民心相通的大道”。
跨過時間長河,穿越山海阻隔,如今綿亙千年的古絲綢之路持續散發出新活力,《花兒與少年·絲路季》以游學探訪的模式直觀展示中國力量、中國基建的強大,也促進了民間交流,助力民心相通。佩列沙茨大橋作為“一帶一路”上的中國名片之一,它讓克羅地亞幾代人的共同夢想變為現實,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也譜寫了中克友誼的佳話。中國智慧、中國技術、中國方案正在不斷轉換為行動和成果,帶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