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野開闊 緊跟時事 展現先進制造業發展“奮斗史”
系列報道播出期間,正值湖南黨政代表團赴海南、安徽、上海學習考察。《湖南新聞聯播》推出特別報道《春行三地學經驗》,并配發系列報道《長風萬里》,跳出湖南看湖南,將觀察視野投向全國,通過多個典型案例,折射中國制造加速崛起的“奮斗史”。首期報道《器惟求新 向海圖強》奔赴上海,回溯百年前江南機器制造總局開啟中國近代民族工業探索之路,見證中國現代船舶工業從無到有、由弱到強的艱辛跋涉;《破“屏”而生 追光煥彩》講述京東方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成長為全球半導體顯示領域領軍企業的歷程;《冰心可鑒 海納百川》聚焦海爾集團從“出海”創品牌到“上云”建生態,在加速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今天積極探索智能制造和工業互聯網平臺轉型,與時偕行,勇立潮頭。節目選題既有傳統產業、優勢產業領頭雁,又有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生力軍,這些“他山之石”既為湖南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了借鑒,又反映出中國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的積極勢頭。
主題聚焦 案例豐富 紀實新質生產力發展“風云錄”
如何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報道以“發展新質生產力”破題,從科技創新、以新促質、綠色發展等方面開展,結合樣本進行分析,分門別類,實踐指導性強。《潛行破曉 勇往直前》講述鐵建重工瞄準掘進機主軸承關鍵核心技術不斷攻關,實現了盾構機的完全國產化;《中國速度 逐夢飛馳》關注中車株洲所接連突破大功率交流異步牽引技術和永磁牽引技術,助力我國高鐵技術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逆襲;《中流擊水 挺立潮頭》以三一集團的電動重卡和“燈塔工廠”為切入,展示企業通過數字化、智能化轉型,以“新”提“質”、以“質”催“新”,加速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新進展新成效。
人物鮮活 敘事生動 書寫制造業登攀者“群英譜”
每集報道均以制造業的企業創始人、技術帶頭人為主角,讓“親歷者”“見證者”直接談、親口說,講述他們的創業故事。如第一集中,江南造船原總工程師胡可一娓娓道來一家百年企業“懸規植矩,器惟求新”的自主創新之路。《解碼生命 造福人類》報道華大基因致力于未來產業布局,從承擔人類基因組計劃1%的任務開始,建成全球最大通量基因測序中心,用25年實現從學習跟隨到部分領跑的跨越式發展。《倚天鑄箭 叩問蒼穹》中,東方空間聯合創始人姚頌為了自己的商業火箭創業夢從芯片企業辭職,他回憶道:“所有人都在驚訝我為什么辭職,但到今天為止,我一點都不后悔。”寥寥數語,彰顯他投身商業航天的信心與決心。此外,報道把人物采訪對話中接地氣、顯底氣的語言原原本本地呈現在鏡頭中,比如,海爾集團老員工在回憶當年“砸冰箱、樹品牌”事件時說:“心疼啊,當時的感覺就像買個新的自行車,一出門讓汽車給壓扁了,就那個心情。”又如,“我們三一是天生的樂觀派,不能因為恐懼,而錯失了時代的機會。”“自強不息、頑強拼搏的精神,就是我們中國經濟不畏浮云遮望眼,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強大自信和充沛的底氣。”提升了報道感染力。
制作精良 反響熱烈 錘煉芒果新聞大片新精品
為做好相關報道,新聞中心提前布局,于春節前啟動策劃,《湖南新聞聯播》《午間新聞》抽調精兵強將,派出八組記者奔赴北京、上海、廣東、江蘇、山東、湖南等地取景拍攝,歷時兩個多月完成。節目播出后,反響熱烈,截止4月15日,全網點擊量超3000萬次,在企業家群體和制造業領域引發熱議。中車株洲所、鐵建重工、三一集團、海爾集團、江南造船集團等企業紛紛向節目組發來感謝信,對節目的宣傳成效表示肯定和感謝。中車株洲所總工程師馮江華贊揚報道“脈絡清晰、重點抓得好。”華大集團副總裁李斌說:“在大家討論‘新質生產力’如火如荼之際,推出《長風萬里》恰到好處。先進制造應該成為大國脊梁、新質生產力的中堅力量。”
接下來,湖南廣電將圍繞“改文風、改臺風、改畫風”持續發力,打磨更多精品力作,讓新聞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