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不僅有小酒館 還有人寵友好型社區
2018年起,成都市全面培養社區營造師,希望融入年輕潮流為社區注入青春活力。90后社區營造師楊迎琦就是其中的一個,她的加入讓玉林片區多了個人寵友好型社區。
所謂人寵友好型社區,其核心理念是促進養寵人士與非養寵人士之間的和諧共處。2020年,為解決成都市高新區芳草街街道蓓蕾社區內養寵家庭和非養寵家庭的矛盾,楊迎琦和團隊加入了“人寵友好型社區”項目中來。
在蓓蕾社區,“路上狗屎多”、“遛狗不牽繩”是非養寵居民最大的困擾。為破解這一難題,楊迎琦帶著團隊結識“養寵骨干”,建立養寵社群,并制定社區寵物友好公約來規范約束居民與寵物的行為。他們還繪制了蓓蕾寵物友好地圖,記錄下每一個寵物可以遛彎兒的點,確保每個居民都能在一個和諧的環境中生活。
如今,漫步于社區,隨處可見為流浪動物免費提供的食物和住所,寵物也有了獨立玩耍的場所。分時段遛狗的規定更是守護了每位居民的日常生活。
“深入到人的身邊和基層,去想他們需要什么,在這個挖掘的過程中你會找到這個人或這個社區閃閃發光的地方。”楊迎琦認為這是社區營造師日常工作中最有意思的地方。也正是在這樣的挖掘與探索下,她和團隊讓蓓蕾社區的每一個群體都得到了尊重與愛護。而人寵友好社區的潮流模式也在成都火速出圈,越來越多的人和寵物能夠享受這座城市的悠閑。
把社區當成家
把居民當成家人
在與蓓蕾社區有幾街之隔的興蓉社區,同為90后社區營造師的李敏子也在用年輕人的視角和思維,為老社區注入新的活力。不過,與楊迎琦不同的是,她要解決的更多是社區宜居空間的規劃和落地。
“我想做一個陽臺,給別人看,也給自己看,但是我不曉得咋整,你們有經驗。”一來到社區,李敏子就接到了新任務。興蓉社區的老住戶顏忠朝帶著他和其他141名老人的一個小夢想找上了她。
在了解了老人們的訴求后,李敏子立即構思了名為“夢中花園”的項目,并召集了包括楊迎琦在內的青年營造師、基層工作人員、社區老人代表共同參與項目策劃。
“聚焦70歲以上的老年人”、“開展科普花園”、“讓坐輪椅的老年人也能直接種花種果”……在老、中、青三代的討論與探索中,屬于老年人的“夢中花園”正在一步步照進現實。
在興蓉社區,像這樣的情況經常發生,無論是老人還是小孩,大家一有需求就會找上李敏子,而她總會認真聆聽每個人的需求。七年來,李敏子從墻繪開始,參與著社區的一個個“微更新”項目,深入社區的各個院落,和居民“擺龍門陣”、開“壩壩會”,收集提議,起草圖紙,與居民聯合開展院落設計。
而對于李敏子來說,興蓉社區不僅是工作的地方,更是她的家。十多歲就來到成都上大學的李敏子回憶起自己與興蓉社區的結緣,依然歷歷在目:“我當時真的好像成都的東南西北都住過了,就感覺居無定所。直到這邊書記說‘來,我給你提供辦公空間,我給你提供項目’。我來到這了以后,我感覺我來到了一個大家庭。”
因為把社區當成了“家”,把居住在這里的居民當成了“家人”,所以李敏子在進行社區營造時總想著能夠反饋給社區更多。“社區孵化了我們,我們也想基于這樣的空間反饋給社會,然后來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李敏子說。
讓美好設計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讓年輕潮流為社區注入青春活力。這是楊迎琦和李敏子這群年輕人正在努力做的事情。而在成都,還有很多像她們一樣的年輕人通過施展“魔法”讓老社區“返老還童”,不斷用自己的奇思妙想為大家的理想家園添磚加瓦。
12集紀錄片《向前奔跑的青春》5月4日至5月30日10:00在芒果TV,17:40在湖南衛視雙平臺播出,一起去天府之國,看會魔法的年輕人如何讓老社區“返老還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