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的阿勒泰》本身就是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百部文旅短劇創作計劃的成果。之所以會選擇微短劇這種載體,正是因為“微短劇是一種新興的非常活躍的文藝形式,具有時長短、投資小、創作快、題材和體裁靈活多樣等特點,對于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文化需求,與文旅深度融合,助力經濟發展等方面具有獨特優勢”。 5月熱播的《我的阿勒泰》,是首部登上央視一套的微短劇。圖片來源于網絡
今年6月,廣電總局新規正式實施,未經審核且備案的微短劇不得上網傳播。新規讓這一處于發展風口的行業更加備受關注。
湖南微短劇產業發展情況如何?以長視頻見長的馬欄山如何擁抱微短劇時代?“六月新規”對行業產生哪些影響?帶著這些疑問,橘洲君走進了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產業園,探尋微短劇的流量密碼。
一
你刷到過微短劇嗎?你為微短劇付過費嗎?
微短劇雖然單集體量不大,短則幾十秒,長的也不超過20分鐘,但一旦“上頭”就很難停下追劇的欲望,觀眾迫不及待地想要付費解鎖后續劇情。據艾媒咨詢數據,2023年中國網絡微短劇市場規模為373.9億元,較上年度增長267.65%,預測2024年將超過500億元。這是什么概念呢?要知道2023年全國電影票房也才549.15億元。也就是說,快速發展的微短劇是與院線電影規模相當的龐大市場。甚至有樂觀的預測,2027年微短劇的市場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湖南省廣播電視局網絡視聽節目管理處二級調研員劉維,回憶了今年一次難忘的經歷。“3月第11屆中國網絡視聽大會在成都召開。微短劇高質量發展分論壇的會場本來只有一百人的座位,結果現場涌入了三四百人,一座難求。微短劇成為行業最大的‘顯眼包’。”
具體到湖南,微短劇產業發展情況如何呢?馬欄山(長沙)視頻文創產業園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胡珊珊介紹:“近兩年興起的微短劇,以其快節奏、高密度、強情緒的敘事特點受到了廣大觀眾喜愛,已成為一種新興的文化產業形態,是園區重點布局的新賽道。”
“湖南微短劇呈現出良好發展態勢,備案體量不斷增長,但距離‘標兵’還有較大提升空間。”劉維介紹。
具體而言,湖南微短劇起步晚,發展快。中國微短劇的萌芽可以追溯到2018年,代表是“七舅腦爺”“陳翔六點半”。至于湖南則是2022年起步,近兩年呈井噴之勢。去年生產播出600多部,產值近23億元,今年有望超過1000部,產值超44億元。
同時湖南微短劇存在有產量、缺爆款的現象。雖然行業內廣為流傳著“造富神話”,但在從業者看來并非如此。第二總部位于長沙的映宇宙位居國內微短劇第一梯隊,集團執行總裁、總編輯夏曉暉就直言:“跟影視行業邏輯一樣,并不是每部微短劇都能成為爆款。就我們的經驗來看,十部劇里面一兩部能成為爆款,就算不錯了。”
微短劇產業鏈涉及生產、投流、平臺等多個環節,湖南發展呈現同賽道、不同步的格局。投流有眾笑文化、丁丁文化,平臺有映宇宙、芒果TV,都是頭部企業。相較而言,生產方面還有很大挖掘潛力。
芒果TV是湖南微短劇產業的頭部平臺企業,5月21日推出了豎屏劇頻道。圖片來源于網絡
二
風口之下,“劇”變已來。
今年以來,微短劇從業者最關心的事情,當屬廣電總局的《關于微短劇備案最新工作提示》——從6月1日起對微短劇實行分類分層審核,未經審核且備案的不得上網傳播。
微短劇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也存在著內容良莠不齊、運營亂象頻出的現象。有宣揚不勞而獲的,有渲染封建迷信的,有惡搞名著人物的,有混亂男女關系的,甚至還有涉黑涉暴、無視法紀的。微短劇的審核,就是在導向、片名、內容、人員、審美、播出、片酬、宣傳推廣、語言文字規范、技術格式規范等方面把好關。
“在廣電總局的號召下,湖南省廣電局分批建立網絡劇片黑名單機制,將微短劇APP和小程序納入日常化管理。”劉維介紹說,“通過分層分類管理和全流程監管引導,助推湖南微短劇精品化發展。”
目前一部微短劇想要與觀眾見面,要經過申請賬號、劇本備案、拍攝制作、成片審核四個階段。除了主管部門的監管引導,馬欄山也推出了“中國V鏈”網絡劇片智慧服務平臺、馬欄山“云網算”、馬欄山微短劇產業聯盟等行業助推器。
坐落于馬欄山的“中國V鏈”是一個數字內容產權與數據資源交易公共服務平臺,6月起提供網絡劇片智慧服務內測功能,預計11月正式上線。圖片來源于網絡
以6月內測的“中國V鏈”網絡劇片智慧服務平臺為例,它是在廣電總局和湖南省廣電局指導下,依托馬欄山產業牽引優勢而推出的,提供審核備案、版權登記、劇片交易、協拍服務四大助益。中廣天擇傳媒常務副總經理、“中國V鏈”董事長關敬蓉告訴橘洲君:“當前微短劇備案量劇增,亟需提速增效。劇本備案時間太長?反復修改依然不過審?成片審核時間太長?片子被盜版被搬運?這四大堵點都是我們平臺要幫助解決的。”
比如劇本備案階段,需要提交故事梗概、思想內涵等材料。在省局指導下,平臺組建了100多位中青年專家組成的團隊,為劇方提供精準指導。據測算,該項服務有望節省一半送審時間,提高了劇方生產效率。深化“放管服”改革一直是助推馬欄山發展的重要舉措,在微短劇“六月新規”落地的過程中也延續了這一思路。
“‘劇’變之時就是新生之日。”關敬蓉告訴橘洲君,“2016年和2019年,我們都曾面對網絡劇片行業規范落地。但那兩年恰恰就是爆款頻出的兩年。2024年也會是新生之年,新規落地,微短劇這個賽道會越跑越寬、越跑越新、越跑越長。”
三
在業內人士看來,馬欄山發展微短劇,舉措很多,決心很大,家底豐厚,特色鮮明。
在馬欄山,微短劇前景廣闊、機遇豐盛。
湖南廣電發揮著“定海神針”的中堅作用,為微短劇提供舞臺。優質網絡劇片可以向電視臺發行,5月23日講述蘇扇非遺項目的《一夢枕星河》就登陸湖南衛視。另外芒果TV豎屏劇頻道也于5月21日亮相,一口氣定制了50部精品微短劇。
廣電總局“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創作計劃方面,芒果TV選送的《你的島嶼已抵達》《別打擾我種田》《那個重逢的夜晚》等多部作品入選。此外湖南省也推出了自己的“跟著微短劇去旅行”,將圍繞馬王堆漢墓、炭河里、銅官窯、湖南博物院、岳麓山等文旅品牌開展創作。
在馬欄山,微短劇人才匯聚、創意迸發。
劉維透露,在馬欄山產業集聚優勢基礎上計劃舉辦“2024視聽中國馬欄山微短劇峰會”系列活動,吸引全國人才齊聚長沙,爭取精品項目落地湖南。
此外,微短劇被視為網絡文學的轉型升級,網文恰恰是馬欄山產業鏈的重要一環。咪咕數字傳媒有限公司短劇業務總監徐韌澤介紹,微短劇的劇情很多源自熱門的網絡文學,兩者可以雙軌發展、相互賦能。咪咕今年4月啟動了“繁星·沐光”雙百精品計劃,旨在打造一批故事情節引人入勝、人物形象飽滿鮮明、劇本結構緊湊精煉、主題內涵向善向美的精品劇本。
馬欄山的網文創意優勢對于微短劇的助益作用,也得到了關敬蓉的肯定。“故事優先,內容為王。微短劇的升維提質就是要從流量生意回歸創作本質,用內容魔法打敗流量魔法。‘微’而不弱、‘短’而不淺、‘劇’有品質才是微短劇的未來。”她說,“馬欄山坐擁中國網絡文學小鎮,匯聚了妖夜、丁墨等知名網文作家和數千個IP,將為微短劇產業提供大量優質資源。”
在馬欄山,微短劇科技賦能、集群作戰。
馬欄山一直堅持文化與科技比翼齊飛、深度融合,微短劇賽道同樣如此。1月3日,全國首部采用虛擬制片完成的微短劇《柒兩人生》與觀眾見面,它就是“馬欄山出品”。在園區虛擬影棚內,通過真人實拍與虛擬現實相結合的方式,逼真地刻畫了暴雨里的建筑物全景、纜車面臨墜落的驚險畫面等場面。
馬欄山的影視級XR虛擬影棚外景。李卓 攝
湖南德秀影視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澤宇告訴橘洲君:“傳統拍攝往往面臨大量制景、戶外惡劣天氣、各處取景時要安排大量人員差旅食宿等痛點,虛擬制片可以解決這些問題,尤其適合仙俠、古裝、科幻等題材。”
此外,馬欄山正在組建演播廳集群,對現有34個場館優化升級,滿足產量旺盛的微短劇生產需求。
“在這里,真心期盼廣大微短劇企業選擇馬欄山、投資馬欄山,同時始終堅持精品化發展方向,用微短劇講好‘馬欄山故事’,用熱劇效應催生更多新增長點。”胡珊珊說,“馬欄山將以優越的軟環境和硬設施,助力微短劇企業走得穩、走得遠。”